关键词:
金水区
“大课间”活动
一校一品
品牌
品牌建设
摘要:
有关品牌的理论起初只隶属于经济学范围之内,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品牌理念不断地完善与改进,目前只要牵涉到品牌特征,或涉及到存在品牌运行规律的活动,均可以品牌为介质加以分析。以往公众将教育当作上层建筑的指导,一般情况下,较少地将教育赋予经济层面的属性,目前学校教育的不足已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与能力的提高造成了一定阻碍,学校的教育要与社会转型与升级的趋势相适应,合理有效地加以调节。体育是学校教育领域至关重要的组成环节,其学科具有独特的特征,要率先将其品牌导入于学校体育领域之中,从而与社会发展的进程相适应,且对学校体育实施行为与途径予以丰富与补充。2010年7月国家出台了从2010年伊始、截至2020年的《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要树立教育质量观,实现其观念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将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作为教育质量考察与衡量的本质标准。在教育发展观中,要以充分提升质量为核心,关注拓展与延伸教育的内涵,要求学校健全激励机制,彰显办学特色,充分提升办学水平,培育名师与英才。也就是说学校要立足于实际,选择适宜的学科,彰显办学特色,且将其特色予以升级与发展,成为办学过程中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最后形成品牌效应。从2012年伊始,金水区基于河南省首先创新制度设计,每日的上午与下午分别广泛地开展大课间活动,时间介于30分钟至40分钟之内,将其罗列于学校的总课程表之中,实现大课间管理的规范化与课程化。每日的上午与下午分别广泛地开展大课间活动的设计,不但在河南省属于首例,而且基于全国的范畴也是开创先河,使学生每日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得到充分的保障,尝试着加强学校体育品牌的建设。历经6年的努力,全区以及各校基于体育品牌建设上获取了瞩目的成绩,然而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和困境。本文将经济学中的品牌理论作为理论上的依据,采取文献法与实地考察法以及访谈法和个案分析法,分析郑州市金水区“大课间”活动品牌的建设的过程中,有效地定位品牌与加以准确地塑造以及做好传播与维护及评估工作等层面的现实情形加以阐述,品牌是何定位、塑造与传播以及维护于评估开展情况如何。为了进行深层次地分析研究,选取了三所学校:金桥学校的“乐享足球”足球大课间、金沙小学的“悦动啦啦”啦啦操大课间以及纬五路第一小学“武动校园”武术大课间,进行不同项目为代表的典型案例分析,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就如何优化“大课间”活动品牌建设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与讨论,最后总结规律,为其他区域、其他学校提供一些示范价值。得出以下结论:1.金水区小学在“大课间活动”活动品牌建设过程中,基本上所有学校均对本校的活动进行了品牌定位,多数学校从实际出发,对品牌定位准确,只有个别学校定位失准,从而在推广过程中稍遇阻碍。2.金水区小学通过独特的“五步走”策略和“442”分配模式,组织管理到位、课程建设比较完善,使“大课间”活动品牌得到了较好的塑造。3.金水区小学“大课间活动”活动品牌传播尚不充分,没有相关政策支持引导,也没有建立相关体制机制,品牌传播环节稍显薄弱。4.金水区小学在“大课间活动”品牌维护方面,主要通过改造场地、升级器材设备,以及培养师资这两大方面来进行。5.品牌评估方面,金水区采用“三多”、“三制”,评估机制健全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