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公园排球
技战术
可行性
研究
摘要:
当前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进入新常态,学校体育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排球教学的创新性改革也将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重点课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要求高校逐渐向应用型、技术型、技能型转变,注重开发示范学科和特色新专业,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学校体育课中要坚持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相结合,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等原则,强调了体育课中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同步发展的重要性,突出了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郑州科技学院是河南省高校中重要一员,其在教学工作上不断创新和改革,下阶段计划在公共体育课中加入公园排球的项目,公园排球的推广不仅是项目本身的健身价值驱动,更是全民健身的社会价值驱动,也是高校与社会链接的纽带,更是展现自我的平台。本文分别釆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教学实验法、观察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体育教学大纲、教学时间分配,教学组织等方面在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下,选取郑州科技学院2016级公共体育课的学生80人作为实验对象,在2016年9月到12月之间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常规教学,通过学期实验研究得出:1.公园排球与传统硬式排球相比,易上手,实践性强,场地要求相对较低,内容新颖,对人数不限制等特点,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在课堂上能获得更多成功体验愉悦感和主动练习积极性,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预期,可以作为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的新途径之一。2.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开展公园排球的可行性研究认为,实验班学生对公园排球基本技术掌握得更加牢固,对整个技战术学习周期短于传统硬式排球,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并带动了周围更多的学生关注以及投入公园排球的学习,壮大了学院排球运动群体规模,证明公园排球更适合在大学生中开展和普及。3.公园排球球体大、重量轻、球的有效飞行时间长,在教学比赛中学生掌握排球技术和运用技战术比传统硬式排球更容易(女生表现尤其明显),来回球次数增多,比赛节奏更加紧凑,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4.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实验前后测试没有明显的差异,证明公园排球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和传统硬式排球相比没有很明显的优势,两者具有同等的健身效果。同时提出相应的建议1.教师应加强排球课程的理论学习,利用多种渠道深入了解公园排球与硬式排球的运动特点与差异,在教学实践中总结探索两种排球项目运动规律,积极探索公园排球与硬式排球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增强排球运动的趣味性和教学实用性。2.在课余时间可以建立一系列合理的指导模式,组建学校公园排球俱乐部参加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兄弟院校、社区群众交流比赛等一些可以让学生展示的平台,激发学生参加公园排球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根据学院自身的场地和器材情况,对校园现有的场地进行合理的利用和规划(如在羽毛球场地设置升降球柱就可以一地两用),进一步完善场馆设施的功能,为公园排球的开展提供尽可能多的场地和平台。4.调整公共体育课教学大纲,把公园排球列入教学大纲之中,组织一线体育教师进行公园排球课程培训,充分熟悉技术、战术、规则以及裁判法,为公园排球的开设推广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