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磷酸铁锂
电极动力学
摘要:
本文在详细评述了锂离子电池及其正极材料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选取铁系正极材料中最具发展前景的LiFeP04为研究对象,对其合成工艺、材料改性、结构表征、电化学性能以及电极动力学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n 利用DTA-TG技术对合成LiFePO<,4>的前驱体进行表征。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研究了合成条件对LiFePO<,4>物理性能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对LiFePO<,4>的合成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不同合成条件下得到的LiFePO<,4>充放电曲线相似,都具有3.4V左右的放电电压平台,反应温度和时间对产物结构和性能有较大影响。合成温度过低,有杂相生成,影响了LiFePO<,4>的电化学性质;合成温度过高,晶粒长大,比表面积下降,容量减少。650℃下焙烧20h合成出的样品颗粒小,粒径均匀,电化学性能最佳,以0.1C倍率充放电,首次放电容量为111.6 mAh·g<\'-1>。 \n 采用表面改性的方法对LiFePO<,4>进行改性研究,以碳凝胶作为碳添加剂,制备了复合型LiFePbO<,4>/C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了不同掺碳量和合成温度对样品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和碳硫分析方法对所得样品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含碳量进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产物样品中的碳含量分别为0%、5%、10%、22%,所得样品均为单一的橄榄石型晶体结构,碳的加入使LiFePO<,4>颗粒粒径减小。另外,碳分散于晶体颗粒之间,增强了颗粒之间的导电性。对合成的样品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掺碳后的LiFePO<,4>放电比容量和循环性能都得到显著改善。其中,650℃合成20h,含碳量为22%的LiFePO<,4>/C在0.1C倍率下放电,首次放电容量达152.8 mAh·g<\'-1>,充放电循环6次后容量为151.9 mAh·g<\'-1>,容量仅衰减0.6%。通过交流阻抗法研究两种材料的电极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对LiFePO<,4>进行包覆碳处理,可以减小材料的电荷转移反应电阻R<,ct>,提高材料的充放电性能。根据LiFePO<,4>/C样品的循环伏安曲线,仅在3.4V左右出现一对氧化还原峰,说明只有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发生。采用恒电位阶跃法研究了锂离子在LiFePO<,4>/C中的扩散系数的数量级为10<\'-16>-10-<,14>cm<\'2>·S<\'-1>。 \n 采用体相掺杂的方法对LiFePO<,4>进行了改性研究,用Mg元素对LiFePO<,4>进行掺杂,研究了Mg掺杂量对LiFePO<,4>性能的影响,通过对LiFe<,l-x>Mg<,x>PO<,4>(x=O.01,0.05,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