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磷酸铁锂
溶胶凝胶法
纳米线
碳包覆
掺杂
Ce稀土元素
摘要:
LiFePO4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具有许多优点:170mAh/g的高理论比容量,3.4V的充放电平台,高的热力学和化学稳定性,以及其廉价、无毒给经济和环境带来了益处。然而它固有的低电子电导率和Li+扩散速率,尤其是在低温和高电流密度下,这两个缺陷限制其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本论文利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表面碳包覆、稀土金属离子掺杂及纳米线的LiFePO4,并应用SEM、XRD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用扣式电池、交流阻抗进行了性能测试,得出以下研究结果:
1.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LiFePO4
改良了常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工艺的不足,利用低成本的三价铁盐作为铁源,以柠檬酸作为还原剂,同时兼作螯合剂,制备出了粒径为260nm左右的LiFePO4。通过对主要工艺条件的考察,得出在95%Ar、5%H2混合气分下,较适宜温度700℃、煅烧时间15h,所得LiFePO4的形貌与晶体结构较为理想。
2.氧化铝模板法制备LiFePO4有序纳米线阵列
利用二次氧化法制备了孔径有序、排列紧密的氧化铝模板,孔径在80~100nm范围可控,利用溶胶-凝胶-氧化铝模板法及水热-氧化铝模板法获得了直径为60nm左右的LiFePO4有序纳米线阵列,以水热法制备的纳米线形貌更佳。3.碳包覆LiFePO4纳米颗粒
分别以葡萄糖和蔗糖为包覆碳源,应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碳包覆的LiFePO4/C材料。SEM、XRD表征结果显示:LiFePO4/C纳米颗粒粒径为70~120nm之间,颗粒分布均匀,结晶度良好。电化学测试表明:蔗糖的掺入提高了LiFePO4的放电比容量,改善了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当蔗糖含量为10%时,具有较佳的倍率性能及循环稳定性,在1C下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138.7mAh/g,50次循环后,容量衰减仅为4.2%。其电子导电率与Li+扩散速率都得到了提高。
葡萄糖的掺入亦提高了LiFePO4的放电比容量、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含量为15%时较为适宜,1C下首次放电容量为114.2mAh/g,50次循环后容量衰减为6.20%,总体性能低于蔗糖掺杂样品。4.稀土金属铈掺杂的LiFePO4纳米颗粒
以铈为掺杂元素,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铈掺杂的LiFe1-xCexPO4纳米颗粒考察了不同铈掺杂量样品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均为橄榄石结构,颗粒粒径明显细化;铈掺杂量x=0.01时性能最佳,0.1C下,其容量可达153.1mAh/g,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96.7%;铈的掺杂可以明显改善电极表面电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性能,降低电极/电解液界面电荷转移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