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复合材料
磷酸铁锂
碳包覆
溶胶-凝胶法
掺杂改性
摘要:
作为最有发展潜力的正极材料,LiFePO4拥有着其他材料不可比拟的特点。但是由于它的本征电子电导率和Li+在材料结构内部的扩散速率都很低。这就影响了材料在大倍率充放电下的电化学性能,导致电极反应过程中可逆容量的损失。本文就以上两方面对LiFePO4材料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n (1)以原位聚合法制备的FePO4/PANI为铁源和磷源,LiOH为锂源,柠檬酸同时作为碳源和螯合剂,用溶胶凝胶法合成LiFePO4/C纳米复合材料后,使用SEM和XRD对材料进行形貌和结构表征,得出合成材料具有橄榄石型的纯相晶体结构,材料的粒径在40-60nm范围内,说明一定量的碳源在溶胶凝胶法合成LiFePO4/C复合材料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限制材料晶体颗粒的成长。\n (2)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LiFePO4/C复合材料后,对合成材料的循环伏安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和充放电曲线的分析中讨论了烧结温度与柠檬酸添加量对材料结构形貌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最终发现在650℃下添碳量为n(LiFePO4):n(柠檬酸)=1:0.7时,合成的材料电化学性能最优。样品在0.2,0.5,1,2和5C倍率下的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65.8,157.7,149.2,132.4和92.8mAh·g-1,31次循环之后,0.2,0.5,1,2和5C的比容量分别为:165.0,156.5,146.4,132.2和88.4mAh·g-1。\n (3)在对LiFePO4的改性研究中,采用Mn元素对LiFePO4铁位上的掺杂,并探讨了Mn元素的掺杂量对LiFePO4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经过对个样品XRD图谱的分析,发现在Mn元素的掺杂量较小的时候,不会对LiFePO4的结构造成影响。在对材料组装成电池后进行的充放电测试中,发现掺杂后的材料的比容量有所下降,但是电池的充放电电压平台很窄,表明极化比未掺杂的小很多。\n (4)通过电极材料的循环伏安曲线与电化学阻抗谱图研究的电极反应过程动力学。循环伏安的研究显示,LiFe0.95Mn0.05PO4/C电极材料在电极反应过程具有很好的可逆性,并由此计算出该材料在氧化与还原过程中的Li+平均扩散系数分别是:8.1410-′,115.6110-′cm2·s-1。在利用电化学阻抗法探究LiFe0.95Mn0.05PO4/C电极材料的界面过程中,计算该材料在3.4、3.5V下Li+的扩散系数分别为112.8410-′,143.1210-′cm2·s-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