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磷酸铁锂
碳包覆
钒掺杂
氟掺杂
摘要:
本论文以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为研究对象。以碳酸锂、草酸亚铁、磷酸二氢铵为原料,通过球磨固相法合成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并对其进行碳包覆、钒掺杂、钒氟共掺杂等改性研究。采用XRD、SEM、HRTEM等技术研究所制样品的晶体结构、晶体形貌、粒径大小以及表面包覆碳层的样貌等,并使用新威测试系统对所制样品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同时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样品的循环伏安曲线以及阻抗性能。采用聚乙烯醇(PVA)作为碳源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当包覆PVA的质量分数为10%时,磷酸铁锂材料具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0.5 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4.0 mAh/g,10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133.8 mAh/g,容量衰减很少。但是包覆PVA后磷酸铁锂材料的初始放电比容量距离理论容量仍有很大差距,而且大倍率充放电时,材料样品的比容量衰减的很快,因此需要另寻碳源对其进行包覆改性研究。采用沥青作为碳源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较包覆PVA有了更大的提高,当包覆沥青的质量分数为8%时,磷酸铁锂材料具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0.5 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3.6 mAh/g,10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147.2 mAh/g,容量保持率为95.8%。在0.1 C、0.5 C、1 C、2 C、4 C、8C、16 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分别是164 mAh/g、156 mAh/g、150 mAh/g、131 mAh/g、102 mAh/g、64 mAh/g、28 mAh/g。但是大电流放电时,LiFeP04/C正极材料比容量很低,因此还需进一步掺杂改性研究。选用偏钒酸铵作为钒源进行掺杂改性,实验表明,掺杂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稳定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掺杂钒3%时,磷酸铁锂材料具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0.5 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5.5 mAh/g,10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151.3 mAh/g,容量保持率为97.3%。在0.1 C、0.5 C、1 C、2 C、4 C、8 C、16C倍率下充放电10次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60 mAh/g、155 mAh/g、149 mAh/g、 143 mAh/g、138mAh/g、129 mAh/g、111 mAh/g。初始比容量的略微降低显得只掺杂钒离子的美中不足,为了增加材料的初始比容量,实验选用氟化锂作为氟源,进一步进行阴离子掺杂改性研究。当掺杂氟的比例为1%时,0.5 C倍率下,材料样品的首次循环放电比容量为158.7 mAh/g,第100次循环放电比容量为158.1 mAh/g,容量保持率为99.6%。在0.1 C,0.5 C,1 C,2 C,4C,8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62 mAh/g、159 mAh/g、157 mAh/g、 151 mAh/g、144 mAh/g和132 mAh/g,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具有最佳的放电比容量和循环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