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FePO4
纳米Li FePO4
金属离子掺杂
摘要:
正交橄榄石型LiFePO4材料具有理论容量高(170 m Ahg-1),环境友好,热稳定性能好,循环性能高(超过2000次),原料丰富,成本低等优势,是具有极大应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LiFePO4固有的缺陷是电子导电率和锂离子扩散速率都很低,严重影响材料实际容量及倍率性能的发挥。本论文采用廉价的工业原料合成纳米LiFePO4,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以废铁水为铁源,磷酸氢二铵为磷源,柠檬酸作为表面活性剂,研究纳米Fe PO4的制备。作为对比试验,将添加不同质量柠檬酸制备的Fe PO4分别命名为FP-A(0 g柠檬酸),FP-B(0.2 g柠檬酸),FP-C(0.4 g柠檬酸)和FP-D(0.6 g柠檬酸)。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别研究了Fe PO4的尺寸形貌和表面特性。测试表明,Fe PO4尺寸随柠檬酸量的增加而减小。FP-D的尺寸分布在纳米级,团聚少;采用前驱体Fe PO4,碳酸锂,蔗糖为原材料,通过碳热还原法合成LiFePO4/C正极材料。作为对比试验,分别由FP-A,FP-B,FP-C和FP-D合成的LiFePO4/C命名为LFP-A,LFP-B,LFP-C和LFP-D。用X射线衍射(XRD),SEM,电池恒流充放电分别研究了正极材料的结构,尺寸形貌及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Fe PO4的尺寸形貌对LiFePO4/C产生影响,Fe PO4的尺寸越小、形貌越规则,LiFePO4/C正极材料的尺寸就越小、团聚少。在0.1 C倍率下测试表明,柠檬酸的加入不利于LiFePO4/C材料放电容量提高,但是会减小正极材料的极化和容量衰减,提高倍率循环性能。采用不同含量的金属Mn2+离子(0%,5%,8%和10%)对LiFePO4材料进行掺杂。用XRD,SEM,电池恒流充放电研究了不同含量金属掺杂正极材料的结构,尺寸形貌及电化学特性。测试表明,采用Mn2+掺杂并不会影响正极材料的结构,当Mn2+掺杂量为5%的Li Fe0.95Mn0.05PO4正极材料在0.1 C倍率下首次放电容量最高。采用循环伏安(CV)法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Mn2+掺杂对正极材料电极动力学及锂离子传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