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碳纤维
碳纳米管
钛酸锂
磷酸铁锂
柔性锂离子电池
摘要:
随着智能电子产品向小型化、集成化和可穿戴化的方向发展,便需要能够与之相匹配的柔性储能设备。传统工艺制备的电极材料通常采用金属集流体涂覆电极材料,在多种形变下易发生应力集中,从而导致活性物质龟裂、脱落等现象,影响储能性能的稳定。碳纤维(CF)具有电导率高、柔性好、机械性能强、可编制等优点,以其作为电极的导电骨架应用于柔性自支撑电极受到广泛关注。但是仅使用CF作为集流体时,活性物质的负载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活性物质利用率降低、内阻增大等问题。碳纳米管(CNT)是常用在电极领域并具有大长径比、大比表面积的导电纳米材料。阵列碳纳米管(VACNTs)还能够提供高度有序的传导结构和提高电极的机械强度,基于VACNTs的电极材料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目前在锂离子电池领域中,尚未出现以碳纤维/碳纳米管(CF/VACNTs)杂化材料为电极骨架、通过负载活性物质作为柔性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和复合负极的文献报道,因此,本论文通过在CF上原位生长VACNTs作为柔性自支撑导电骨架,为活性物质的负载提供大的比表面积,为锂离子和电解液提供了垂直传输通道,提高其储能性能。本论文从三个方面开展研究:(1)CF/VACNTs杂化材料的可控制备。为增大催化剂在CF上的负载效率,在CF上进行了包裹Si O2薄层的表面改性,结果显示在水解/热解过程,前驱体溶液中的浓度在10 vol%时Si O2薄层包裹的较为均匀。进一步分析了注射速度、催化剂浓度、气流量对CNT生长取向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注射速度为15 m L/h、催化剂浓度为30 mg/m L、气流量为300 sccm时可在CF上生长出VACNTs。另外还研究了生长时间对VACNTs生长长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生长时间的增长,VACNTs的长度是增大的,当生长时间达到25 min时,其长度可达15μm。(2)CF/VACNTs基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其储能性能研究。采用CF/VACNTs为柔性电极骨架,通过水热法向其负载负极活性物质Li4Ti5O12(LTO)制备CF/VACNTs/LTO柔性复合负极,负载正极活性物质Li Fe PO4(LFP)制备CF/VACNTs/LFP柔性复合正极。通过调控水热反应中前驱体溶液的浓度、水热反应时间实现在CF/VACNTs杂化材料表面均匀负载活性物质。水热反应后LTO可在VACNTs上形成尺寸为100~200 nm的纳米片状结构,LFP可在VACNTs上形成30~40 nm的球状颗粒结构。将复合正极和复合负极分别组装扣式半电池,CF/VACNTs/LTO柔性复合负极比容量达到166.7 m Ahg-1,10 C的充放电倍率下比容量达到118 m Ahg-1,循环充放电100次后比容量的保持率达到94%。CF/VACNTs/LFP柔性复合正极比容量达到161.8 m Ahg-1,10 C的充放电倍率下比容量达到119.1 m Ahg-1,循环充放电100次比容量的保持率达到97%。(3)CF/VACNTs基锂离子全电池的组装及其储能性能研究。为了研究基于CF/VACNTs导电骨架的复合电极在柔性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应用性能,以CF/VACNTs/LTO为负极和CF/VACNTs/LFP为正极,组装扣式锂离子全电池和柔性软包锂离子全电池。扣式锂离子电池的比容量达到143.4 mAhg-1,10 C的充放电倍率下比容量达到119.8 m Ahg-1,循环充放电100次后保持率达到98.67%,柔性软包电池在不同的弯曲形变下其储能性能基本保持稳定,电池的比容量达到142.9 m Ahg-1,10 C的充放电倍率下比容量达到120.1 m Ahg-1,循环充放电100次后保持率达到98.16%。本论文研究了使用CF/VACNTs杂化材料作为柔性电极的导电骨架,可以显著提升电极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并且展现出良好的耐弯曲形变的性能。这种基于CF/VACNTs柔性导电骨架的研究思路也适用于负载其它电极活性物质制备柔性电极,对新一代柔性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突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