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馆受赠科学出版社防疫力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基础与临床》

点击量:205

我馆受赠科学出版社防疫力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基础与临床》

时间:[2021-11-17]  作者:王全军   浏览次数:207

        近日,我馆收到科学出版社赠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基础与临床》。该书是科学出版社2021年全力打造的新作,由中国一线专家撰写,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析评,从不同的角度对COVID-19相关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知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与探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新发传染性疾病,该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对于医务人员仍是极大的挑战。中国医生经历了疫情初期的极端困难,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本书兼顾理论与实践,在剖析典型案例的同时,既呈现相关诊疗方法,亦广泛引证研究进展,提出基于循证医学的学术观点。坚持“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定位,将中国医生抗击疫情的经验进行系统总结与分享,为当前及未来面对新发大流行病提供参考。


        本书有四大特点:一是,参与编写的作者团队既包括武汉的医疗专家及来自中国各地的援鄂医疗队专家,又包括来自海外的不同国籍的专家。以全球视野体现出当前“全球携手、合作抗疫”的主题。参与本著作编写的作者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青年一代。在本次抗疫过程中,青年医务工作者是新生力量。危难时刻,年轻人表现出了勇于担当、不畏困难的可贵品质。二是,著作的临床部分,绝大部分是从武汉抗疫期间的典型案例出发,详细论述了临床的处理方法及原则,并结合相关领域的前沿进展,进一步讨论作者对该问题的理解与认识。鉴于当前人们对新冠肺炎的认识仍然有限,从案例出发,真实再现患者的临床救治过程,不仅可以给读者直观的印象,为救治患者及学术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供历史学家及临床科学家在研究本次疫情的发生过程时参考。三是,著作的每一篇文末,以“同行析评”的方式提供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专家对相关问题的见解。这种编排方式一方面实现了“兼容并包、学术争鸣”,另一方面也为未来继续丰富新冠肺炎基础与临床知识留出了空间。四是,著作提供了对新冠肺炎的系统性理解和认识,从流行病学特征、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和细胞机制、疾病的整体发病机制,到有效药物、医疗技术和疫苗的研究开发,既有实践层面的经验总结,又有理论层面的探究与升华,体现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不仅能为全球疫情防控(尤其是处于“第二波”疫情或第一波疫情“反弹”的国家)及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亦能为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新型大流行病提供启发和参考。


        当然,该著作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性疾病,人类对它的理解与认识仍处于初级阶段,相关领域的进展层出不穷,很多学术观点更新的非常快,因此,该著作的部分内容存在“过时”的可能,某些观点甚至有待 “纠正”。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正反映了人类认识新事物的曲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