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炎黄文化研究会李明义先生向我馆赠送珍贵资料

点击量:287

宜昌炎黄文化研究会李明义先生向我馆赠送珍贵资料

时间:[2021-10-26]  作者:王全军   浏览次数:411

        近日,宜昌炎黄文化研究会李明义先生将个人专著《宜昌开埠——揭开尘封已久的历史面纱》和译编作品《近代宜昌海关<十年报告>译编》两书赠送给我馆,这对我馆宜昌本土文化资源收集可谓锦上添花。


        1876年9月13日,中英签订《烟台条约》以后,翌年4月设置由外籍税务司管理控制的宜昌关,标志着宜昌正式开埠成为对外通商口岸。至此,建城两千多年的宜昌古城大门被打开。《烟台条约》是在什么样背景条件下产生的?英国为何放弃在宜昌建立租界?列强为什么要在宜昌设立万国租界?租界对宜昌产生了什么影响?《宜昌开埠》以相关的史料、时间、人物、日记、奏议、照会、原档、抄档、政府公报、函文、报纸和图片等来还原历史细节,重新回到历史现场,讲述宜昌开埠的历史故事。


        《十年报告》(DECENNIAL REPORTS)是关于各通商口岸发展情况的综合报告,由全国各口岸海关编撰,每十年报送海关总税务司署汇编成册,予以刊行。报告从1882年开始至1931年,共计刊行五期。《近代宜昌海关<十年报告>译编》完整翻译了宜昌海关的报告内容,全面反映了宜昌及周边当时在贸易、航运、关税、金融、农业、产业、教育、行政、医疗、文化、宗教等各方面情况,是研究近代宜昌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重要史料。


        李明义,1953年生于湖北宜昌,1985年毕业于上海旅行游览专科学校,1991年10月在美国太平洋商务与旅游学院接受培训,1993年进入华中科技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学习,获硕士学位。曾先后从事过商业、对外贸易、进出口管理、饭店管理、外事侨务和政务接待工作。著有《洋人旧事——讲述百年前发生在宜昌的故事》、《宜昌开埠——揭开尘封已久的历史面纱》等。